

成立起源
社團法人臺灣園藝輔助治療協會(Taiwan Horticultural Therapy Association,THTA),以下簡稱本會,成立起源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:
一、發起期(從民國93年至民國101年11月2日)
歐美各國推行綠色照護、運用自然來維護人類的身心靈健康已行之有年,最早美國在1973年設立「美國園藝治療協會」(American Horticultural Therapy Association ,AHTA),爾後加拿大、歐洲、日韓等國也陸續成立園藝治療相關學協會。台灣國內自2004年由黃盛璘園藝治療師將園藝治療引進後,結合台灣本土藥草(艾草、薄荷、魚腥草、左手香、 蘆薈、紫蘇、薑黃、石蓮花、地瓜葉、蔥蒜等)作為推廣本土化園藝治療的起始,並針對失智、高齡退化、自閉症、腦瘤患者等特殊族群宣導授課,累積本土園藝治療實務經驗。
持續推動多年,深感園藝治療在台灣逐漸萌芽、成長,為能強化在地園藝治療的推動與發展、促進園藝治療在台灣邁向成熟,並且加強宣導並推廣園藝治療,讓更多服務對象能透過植物與自然能夠得到身心療癒,希冀能培養更多台灣在地的園藝治療師,因此開始構思成立「臺灣園藝輔助治療協會」。
二、籌備期 (從民國101年11月2日至民國102年4月20日)
101年11月2日由王憶敏女士作為發起人代表人向內政部提出申請籌組協會。
102年1月4日內政部許可籌組(內政部102年1月4日台內社字第1010397374號),同年1月26日召開發起人會議暨第一次籌備會議,於籌備會議中討論出:
1. 選舉籌備會委員。
2. 審查章程草案。
3. 決定籌備期間聯絡地址及工作人員案。
4. 決定會員入會申請手續、申請書格式,並公開徵求會員。
5. 籌備期間經費之收繳及籌墊案。
6. 決定第二次籌備會議時間案。並於1月28日公開徵求會員。
3月13日召開第二次籌備會議:
◆ 審定會員名冊案。
◆ 確定成立大會召開時間、地點。
◆ 擬定成立大會手冊內容討論案。
◆ 擬訂年度工作計畫及年度收支預算表案。
◆ 決定理、監事選票格式案。
◆ 決定成立大會工作分工案。
三、成立期 (從民國102年4月20日迄今)
102年4月20日,成立大會於亞東紀念醫院舉行,涵蓋各領域之專家學者,包含園藝治療師、精神科醫師、社工師、臨床心理師、護理師等百餘人參與,邀請到黃盛璘園藝治療師主講【綠之生─臺灣園藝治療的今日和未來】,以及時任亞太園藝治療協會理事長金炯得發表關於【亞太園藝治療協會的現在與未來】的演說,並於會員大會通過本會章程、當年度工作計畫和收支預算表、也審定本會第一屆創會會員以及選出本會首屆理事9名、監事3名與理事長1名。
首屆理監事會議開啟了國內園藝治療學術與實務訓練架構,提供園藝治療師專業知能培訓、促進實務方面創新構想,本會辦理之三系列的認證課程與500小時的實習,協會創立至今已培訓出眾多園藝治療師,於各場域授課服務,將園藝治療帶入機構與社區之中。目前在台灣,超過上千人接觸過園藝治療相關課程或活動,本會為提供更多有興趣的夥伴們一個入門認識園藝治療的管道,除了認證課程之外,協會每月舉辦一場次「園療俱樂部」(Horticultural Therapy Club 簡稱HT Club)活動,主題涵蓋園藝治療之認識、多元輔助療法、園療師的自我照護、自然應用與教案研發、社會性農場、延緩失能等,以符合社會需求以及政府政策推動之方向,期待擴充園藝治療的領域與範疇。